跳到主要內容

【譯作】互惠的社會|A Society of Mutual Benefactors


文:吳莉瑋
圖:icedsoul photography .:teymur madjderey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It's a Jetsons World: Private Miracles and Public Crimes》書中的「A Society of Mutual Benefactors」;自願性交換行為中,參與交換的雙方都認為這次交換會讓自己變得更好,否則就根本不會進行交換,也就是說,交換行為總是雙方互惠的一種合作。這點現在看來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但其實,並非自古至今皆能認識到交換的互惠本質,除此之外,許多現代的「理論家」,往往在無視於交換本質的前提下,寫出一篇又一篇似是而非的「剝削」理論。

Ayn Rand在《阿特拉斯聳聳肩》裡有句話我很喜歡:
矛盾其實並不存在,你無論在什麼時候遇到矛盾,檢查一下你都有哪些前提,就會發現其中一個是錯的。

互惠的社會|A Society of Mutual Benefactors

作者:Jeffrey A. Tucker
譯者:吳莉瑋

某天我買了一些肉捲,在櫃台結完帳後,店員把我的袋子遞給我。

我說:「謝謝你。」

她回道:「不客氣。」

離開以後,我隱隱約約覺得哪裡不對勁。店員只會說「不客氣」嗎?通常不會,他們通常會像顧客一樣說「謝謝」。(記住,我們現在說的是美國南部,禮儀之地。)

我心裡想的是:「嘿!我也幫了你一個忙。」

我們什麼時候會說「不客氣」?我們只會在贈送禮物(物品或服務)而沒有任何回報時這麼說。例如,我幫一個人擋著門,那個人說「謝謝你」,然後我說「不客氣」。又或者是生日派對裡收到禮物的壽星表達感謝時的回應。

這些都是單向的受惠。我們給予但不一定會得到任何有形的回報。是什麼讓商業交換的情況與此不同?為什麼雙方都說「謝謝」?這是因為,雙方互給禮物。

當我在購買這些肉捲時,我眼中的這些肉捲比我口袋中的2塊美元更有價值,而在店家眼中,我的2塊美元比這些肉捲還有價值。在交易結束後,雙方都覺得自己比交易之前變得更好。

結賬的店員則扮演著交易窗口,並替商家利益說話。店員所接受的禮物是錢(店家認為比肉捲更有價值),而我收到的禮物是肉捲(從我為此放棄2塊美元的角度看來肉捲更有價值)。

這就是交換的基礎以及它的核心魔法,世界各地每天都發生幾百萬次、幾十億次甚至幾兆次的交換。它發生在每一次個體選擇進行的經濟交流中。雙方都受益。

交換當中的每一邊都是另一邊的恩人。這種雙贏的互惠系統,不具差異性且普遍適用,最終將使所有人都過得更好。它增加了個人福祉,這也就是說,當所有人都參與其中時,它增加了社會福祉。

可以肯定的是,人的想法可能會改變。可能我帶著肉捲回家後才發現牛油用光了,如果可以的話我應該只買一半的肉捲,剩下另一半的錢拿來買牛油。我可能會決定不吃麵包的部分。我可能最後會覺得這些肉捲沒有很好吃。這些都可能發生。這就是宇宙的性質,未來的不確定性與人的善變傾向。但至少在交換當下,我相信我會變得更好,否則我根本就不會進行交換。交換結束後我覺得自己獲益,而店家也有相同的獲益感。光我們都期待獲益的這點,就足以鼓勵實施交換系統,因為,沒有任何社會制度可以保證每次行為都有圓滿結果。

現在,如果這些都這麼顯而易見甚至無須多加著墨。想想,為什麼世界歷史上大多數哲學家都忽略了這點。例如,亞里斯多德在《尼各馬科倫理學》中對交換經濟有長篇討論,但他從一開始就假設雙方估值在交換發生時相等或相稱。但對於那些明顯不適用這種假設的情況,例如,拿一些高價值的稀有醫療服務交換像玉米那樣廣泛使用的東西,這又該怎麼解釋?亞里士多德認為,貨幣的存在提供某種方式的交換平衡並促進交換發生,而貨幣本身顯然只是用來讓交換更加方便的東西。

亞里斯多德所面臨的問題在於他的前提,也就是將經濟交換建基於交換物品的價值相等。這是錯的。如果兩個人對商品有同樣的估值,交換永遠不會發生,因為沒有人可以過比以前更好。如果交換是基於同等估值的基礎,那麼,人們從事交換只是在浪費時間。在現實世界中,交換是基於對商品的不等估值以及變得更好的預期,交換是涉及兩個人基於自利而互贈禮物的問題。

直到中世紀後期,聖湯瑪斯.阿奎那的追隨者才首次看到正確的交換理論邏輯。他們發現經濟交流為互惠互利,每一個參與交流的人都會主觀地感知個人福祉增加。因此,交換行為本身成為一種增進所有人福祉的手段。儘管沒有出現新的實體財產、沒有新的創新、沒有新的生產力,財富本身可以僅透過人類相互交換的這個事實而有所增加。

正如許多的經濟學假設一樣,這種一旦感知就似乎顯而易見的事實,顯然並不是真的很明顯。事實上,我觀察到許多人對於市場秩序貢獻的不認同,是基於買賣本身不代表任何美好的這個看法。市場秩序只是一些非特定事物的翻攪。社會沒有市場也可以做得不錯,不會更糟。

我搞不太懂這麼認為的人心裡在想什麼。譬如,假設我建議取消餽贈。社會可能因為我的提議而變得更糟,這不是很明顯嗎?我們不再能夠享受他人感激的物質表現,而且我們也被禁止以物質來向他人表達我們的感激。

好吧,假設事情就像我假設的那樣,經濟交換是雙向禮物,也是互惠遍及整個社會的實例,顯然,如果沒有夠多經濟交換存在的可能機會,整個社會或許會完全沉沒。任何讚譽人類社會的人,都應該特別讚賞商業中心、股市、國際貿易,還有任何貨幣與其它資產或商品交換的部門。這就像是人們設法互相幫助且茁壯成長。

正如16世紀反對奴隸制出名的西班牙神學家Bartolomé de Albornoz寫道:
購買與銷售是維繫宇宙的人類生活神經。透過購買與銷售,世界團結起來,不管是什麼地方、什麼國家、什麼語言、什麼生活方式與法律。如果沒有這些合約,有些地方會短缺而有些地方則過剩,那些過剩的地區將多餘物資分享給那些物資短缺的國家。
然而,如果我們沒能完全地看到交換的基本邏輯以及交換的運作如何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們很容易就會低估市場交換對於社會的意義。在討論社會正義問題的小圈圈裡,傾向於否定市場改善人類生活的功勞。事實上,市場其實就是人類為了增進普遍利益的合作互動。

等價交換的謬論已被駁斥了約500多年,但它不斷再次出現。經濟學是需要謹慎思考的科學之一,無法透過一些道德假設就迅速意會,經濟學的研究與理解,需要透過演繹工具以及對廣泛概念的耐心描繪。經濟學是一門發展較晚的科學,但是對我們而言,瞭解經濟學永遠不嫌晚。

理解經濟學後,自然就能夠理解自由市場對於促進人類福祉的貢獻。如果你正在閱讀一些似乎在貶低市場經濟的讀物,很有可能是因為上述謬論存在其中。

毫無疑問,今天某一時間點上你會從事一些經濟交換。利用這個機會,想想其中蘊藏的動力有多了不起。你可以說「謝謝」,而那個拿了你的錢的人也同樣可以說「謝謝」。這種機會帶來我們所謂天堂的和平與繁榮。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