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莉瑋
圖:Johnny Vulkan via photopin cc
本文意譯《Making Economic Sense》書中的《Inflation Redux》,Rothbard 解釋美聯儲操控的慢性貨幣膨脹,不僅無法避免物價膨脹,還會造成必然的經濟衰退,然而,經濟衰退,其實是市場唯一能夠調整經濟健康,清除不健全投資,促使早日復甦的唯一方法,經濟衰退,應該越早到來越好。當然,更好的情況,是造成經濟衰退的人為性貨幣膨脹從一開始就不該存在。
通貨膨脹終極版|Inflation Redux
作者:Murray Rothbard
譯者:吳莉瑋
通貨膨脹回來了。由於通膨從沒真正離開過,更確切地說,通貨膨脹帶著復仇又回來了。受到 1981-82 年嚴重經濟衰退的影響下,通貨膨脹率從 1980 年的超過 13% 下滑到 1983 年的 3%,甚至在 1986 年下降到 1%,但隨後物價在過去幾年中已開始加速上揚。在過去的兩年中通膨率回升至 4-5%,而物價通膨終於在 1989 年 1 月進入公眾意識,年通膨率上升到 7.2%。
在過去的幾年裡,奧地利學派與其他硬通貨經濟學家不斷地被斥責:1985 年和 1986 年的貨幣供應量增加約 13%,為什麼物價通膨沒有跟風?原因是,奧地利學派不像芝加哥學派的貨幣主義,奧地利學派不是機械主義。奧地利學派不相信固定的超前和滯後。貨幣供應量增加後物價並不會自動上升;通貨膨脹的結果取決於個人選擇,取決於公眾的決定是否持有貨幣。這種決策取決於個人見解與期望,而經濟學家沒有辦法預先繪製出這種看法和選擇。
當人們開始花用自己的錢,加上 OPEC 崩潰使得高價美元消失進而影響經濟的特殊因素,通貨膨脹已經開始加速響應。
過去幾年的通貨膨脹恢復與升級,無情地不斷哄抬利率。美聯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膽小怕事,擔心貨幣供應縮得太緊將助力經濟衰退,它允許利率緩慢上升以因應通貨膨脹。此外,Alan Greenspan 一直談論著降低預期通膨從而降低長期債券利息的強硬立場。但隨著持續的漸進主義,美聯儲只是在延長市場痛苦,並確保利率與消費物價在可見的未來內只增不減。多數經濟學家與金融專家一如往常地對通膨加劇措手不及,並未作出有意義的主張。其中較敏銳的反應之一,是喬治亞州立大學的 Donald Ratajczak,Ratajczak 嘲笑道:「美聯儲始終遵循漸進主義,而它永遠不會奏效。你得過段時間再問,難道他們不讀自己的歷史嗎?」
無論美聯儲做了什麼,它準確無誤地使事情變得更糟。首先,它大量注入新資金,但在深度經濟衰退時,物價上的效應緩慢。受到這個「經濟奇蹟」的鼓舞,美聯儲將越來越多的新資金注入系統。然後,當物價終於開始加速上升時,它試圖拖延這個必然結果,從而成功地延緩市場調整。
此外,除了少數例外,經濟學家們在預期新通貨膨脹這方面都是啞彈。事實上,不久前許多經濟學家開始發表意見,認為經濟已經發生了某種神秘的「結構性變化」,而且,其結果是通貨膨脹已經完結。這種看法不久後開始收縮,接著經濟變化掩蓋了宏偉的新學說。
諷刺的是,儘管有美聯儲與其他政府部門的迴旋和干預,一旦通貨膨脹的熱潮開始後,就不可避免的會在通膨性繁榮停止或減緩後產生經濟衰退。就像投資經濟學家 Giulio Martino 說的:「美聯儲無法在不造成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減緩通膨。」
我們從貨幣供應總量可以把問題看得特別清楚,而不是美聯儲發行的各種去除實際意義的統計數據。貨幣供應總量經過幾年的迅速增加後,在 1987 年 4 月到 8 月持平,這段時間足以醞釀 10 月的股市大崩潰。然後,貨幣供應總量以每年約 2.5% 的速度上升,由 1987 年 8 月的 1 兆 9,050 億美元增加到 1988 年 7 月的 1 兆 9,480 億美元。然而 7 月以來,這種溫和的增長開始逆轉,貨幣供應總量保持水平直到該年底,而後大幅下跌至 1989 年 1 月的 1 兆 8,970 億美元。然後,從 1988 年中到 1989 年 1 月底為止,貨幣供應總量以每年不低於 5.2% 速度下跌。貨幣供應總量在 1979 年至 1980 年最後一次大幅下跌,促成最近一次的大衰退。
這並不是在主張美聯儲應於恐慌中再次擴大貨幣供應。恰恰相反。一旦通貨膨脹的熱潮開始,經濟衰退不僅無可避免,它也是糾正扭曲繁榮並恢復經濟健康的唯一方式。經濟衰退來的速度越快越好,它越能履行其糾正工作,全面性經濟復甦就越早開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