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失焦討論術


文:吳莉瑋
圖:TarikB via photo pin cc

理想中的意見交流與議題討論,是在雙方都對所討論主題具有共同的定義,並且在適當範疇之內進行交換意見,最終即使沒有一方說服另外一方,至少也能針對所討論之主題,達到不同意見表述之目的。

然而,討論過程當中,常見其中一方為了要替自己的論述取得優勢,會將許多邏輯不通的謬誤加入談論內容,當討論內容出現這樣的狀況時,會有兩種結果:第一是邏輯謬誤被點出,雙方可能會回歸討論主題繼續進行辯證;第二是邏輯謬誤(尚)未被發現,雙方繼續針對已脫離討論範疇或者是實質上為謬誤的主張進行辯論,最後造成討論內容無限制擴張而失焦,喪失針對某個特定主題交流意見的初衷,或者是其中一方被謬誤說服,可能會自己撤回原先之主張。

雖然看起來在討論中似乎應盡量避免謬誤,但是反過來想,若能更深入地掌握各種謬誤的態樣,並且靈活地在討論中有系統地使用,最終達到己方目的,不也是一種另類討論術?

在此,我姑且稱之為「失焦討論術」,此類「失焦討論術」所運用的技巧在於讓討論主題失焦,並且適當導引討論內容轉向,達到說服對方、展示自己之反對主張等目的。

要注意的是,因為是利用不合邏輯的討論策略,暫時達到己方目的,因此,在使用的時機上需特別小心,基本心法就是,盡量延後對方發現討論失焦的時間點,並在達到目的之後就及早結束討論,建議將此類策略應用在不會被文字記錄的口語討論,畢竟,謬誤主張對於討論內容並沒有實質意義。

很多網路文章都有針對常見的邏輯謬誤進行介紹與整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延伸閱讀中玩賞,本文就個人經驗,將能夠快速上手的失焦討論策略,佐上案例做一些介紹與整理:

案例來源:網友針對拙作五個不贊成「義務」教育的理由在facebook上的回應

由於該網頁為公開網頁,因此直接將網頁進行截圖引用 | 截圖日期:2012/07/28


【技巧一】人身攻擊

在討論中,不針對主張內容進行意見表述,而是以與討論內容無關的個人情況進行臆測之後,直接將此臆測做為主張依據,駁斥對方言論,可以拿來做為人身攻擊的切入點諸如個性、經歷、年紀、性別、性向、職業、外型、家庭背景等等等。

使用的時候要注意的是,盡量採用非歧視的說法進行表述,減少話中的敵意感,較佳地,利用沒有對錯真假的「主觀判斷」代替可能被指責為歧視的「客觀事實」,例如案例中,「作者涉世未深,不便寓言」之主張,看起來比「作者是同性戀,不便寓言」正當,但兩者所做的推論理據屬於同一類型。


【技巧二】雞蛋裡挑骨頭,挫折對方自信心,同時提高自己論證的權威性

這個技巧特別適用在對方自心信不足時,點出對方實質上無法反駁的錯誤,達到塑造己方威信的目的。雞蛋裡可以挑到的骨頭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客觀性錯誤,例如錯字、數據引用錯誤等;另一種屬於主觀性錯誤,例如案例中的「標點符號錯誤」。

挑出「客觀性錯誤」的優點在於對方的確無法反駁,缺點在於太容易被嗅出挑剔味,而挑出「主觀性錯誤」的優點在於此類錯誤可有可無因此對方並不能完全反駁,缺點在於挑錯的立場較為薄弱。不管是選擇哪一種錯誤的切入點,務必在糾正此類骨頭錯誤的時候,也要一併提供己方認為正確的修正版本。

【技巧三】斷章闡義,移花接木

中文是語意自由度較高的語種,因此,斷章取義成了一個有用的武器,但這個技巧更高階,叫做「斷章闡義」。首先,挑出一個可以擴充解釋的切入點,利用重新闡義的手法讓自己的論理依據正當化,再利用推演出來的理據反駁「斷章闡義之後非作者原意」的主張。

例如,「挫折」在被評文章的上下文關係中,代表的是指「雖然孩子有在行的專長,卻因為學科表現不好而在學校被同學嘲笑,因為不受肯定而感到受傷」,如引用訪問中,于小惠所說的:
他就會常常在學校,有很多的挫折,他會說同學笑他呀,或是他寫字不好呀,或什麼什麼那我就會很生氣,我就說那你問他們,他們會打鼓嗎,他們會做菜嗎,對,可是他就會很受傷,他就會覺得,但是媽媽他們就是覺得我不好呀
此處,評論者單純將「挫折」兩字取出來,並將「不合預期的人生難題」都重新囊括到「挫折」的意義中,最後加上理由充分的評論:
孩子在學校內遇到人際互動上的挫折,家長就決定不去學校,那麼孩子要到幾歲才可以面對挫折、要到幾歲才可以明白人生有苦有甘、酸中帶甜、苦盡甘來的各種滋味?
藉此,達到駁斥對方之目的。


【技巧四】增加主張內容,分散辯證注意力

在原先的討論內容當中,除了可以利用這種技巧駁斥對方的主張之外,可以加入另外一個與主題不相關,但自己有把握能提出合理論證的新主張,利用對方不自覺地直接針對新的主張進行進一步意見表述,能夠削弱原先討論的主軸,換句話說,多準備幾個靶讓對方打,迫使對方的子彈打到與討論內容沒有重要相關的主張,快速彈盡糧絕以後自動投降。

此處評論者提出「政府勢必要介入資深國民就養與照顧」的主張,由於這是一個大主題,很容易能夠將話題導向「自由主義」好,還是「社會主義」佳的二元式架構中,如果對方馬上投入新主張的辯證,基本上就達到失焦討論之目的。

利用這個策略提出的新主張,與討論主題最好是乍看之下好像有關係,事實上不是同一件事情尤佳。例如「政府勢必要介入資深國民就養與照顧」這個主張中,所提出的理由僅能支撐「老年人有被政府照顧的需求」,乍看之下好像都是「政府介入的相關議題」,但此主張與被評文章所提出的「反對政府實施義務教育並限制學齡幼童受教內容」主張,實質上為不相關。

【技巧五】簡化問題之解決方案,製造假兩難命題

延續技巧四的例子,評論者將老年人照護責任的複雜問題,簡化為不是家庭要承擔就是政府要承擔,隱藏可替代方案(社區族群照護、第三方機構照護、個人保險等),使之只有兩個可能的選擇,接著,在論理過程中把其中一個選擇否定,所以順勢推演出「政府勢必要介入資深國民就養與照顧」的主張。

【技巧六】訴諸群眾,製造孤立

評論者在此處先將「義務」這兩個字的定義擴大解釋為「普羅適用的標準」,並且進一步提出「當你反對這兩個字的時候,代表你反對任何存在的多數型態」,這個技巧使用上要小心,要在對方提出「難道我反對不應該對他人暴力相向(普羅適用的標準),就代表我反對BMI值要低於30嗎?(任何存在的多數型態)」之類的主張。畢竟,大家都那樣說不代表那就是對的。

【技巧七】滑坡謬論,張冠李戴

這個技巧很簡單,把一連串看似合理的推論堆疊在一起,在一連串因果推演中,每一個前因都只能部分推倒出後果,導致最後的結論相當駭人,但實際上只是虛張聲勢一滑到底,中間沒什麼邏輯上的必然性。藉此,將原先討論之主張一路延伸到很容易就能夠被己方駁斥的結論。

這部分技巧運用在此案例中的最後一段,評論者利用加強式的重複推演,創造出聲勢磅礡的結論,第一句為「反對義務教育,幾乎就等於反對學校教育」,接著主張「反對這個國家施行義務教育,代表你反對所有的別人接受義務教育。」,最後提出「任何一個個體有權拒絕與社會互動,但是應該沒有權利強制別人拒絕與社會互動」。

要避免被直接指出此類論證主張在原討論中從未出現過,或是主張本身存有邏輯缺陷,例如「文章中明顯指出目前的中小學教育可以不用改進」、「反對的是義務教育的強制性(Compulsory),而不是學校教育」,及「文章中並沒有強制別人不跟社會互動,相反地,若是政府放寬替代方案的可行性,會有更多不一樣的主題式教育機構出現,豐富社會互動的多元化」。

後記:

這篇內文的靈感來自於:其實我很希望能和不同意見的人交流,看看他人的看法,回過頭來反思自己在思考上的盲點,或者是修正自己的偏見等,但有時候,有些意見屬於理不斷的謬誤,要認真回也不是,不認真回也不是,換個角度想,若是能把這些遇到的困難當做一種收穫,那也值得為此好好著墨一下。

由於案例取自於自身經驗,有些回覆或看法可能存有偏頗之處,若是有任何的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創造一個直來直往的交流環境,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是「做人要客氣,做學問要不客氣」。

延伸閱讀:

1. 謬論 Fallacies
2. 常見邏輯謬誤
3. 謬誤與認知偏差
4. 10种常见逻辑谬误与10种常见修辞花招
5. 邏輯謬誤

留言